爱车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测评试驾

文章内容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_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书

zmhk 2024-05-22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_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书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1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_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书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能够让哪些企业获益?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

3.四组关键词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利好即将来袭!

4.《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关键技术和配套基建是重头戏

5.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

6.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迎新”,专家解读变与不变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_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书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能够让哪些企业获益?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主要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二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鼓励加强新能源 汽车 领域国际合作;四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支持。

        那么国常会通过这一利好政策将带动哪些新能源 汽车 行业细分领域?又有哪些企业将直接受益?

        四大要点支持新能源发展

        《规划》文件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公布了意见征求稿,从公布内容来看《规划》提到的四大发展方向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在《规划》文件中,对于未来5年、15年的新能源 汽车 有较为明确目标规划,譬如: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5%左右,到2035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

        此前,受财政补贴退坡、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出现下滑。随着复工复产完成、利好政策不断出现,新能源 汽车 市场开始加速回暖。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8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拉动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 汽车 数量增长。从上述举措来看,技术攻关旨在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攻克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加强充电站换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车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国际企业在中国更快发展,实现更好的行业高水平产品普及。

        此次《规划》提出的以上四大要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 汽车 支持方向不断在调整,但仍是持续支持。

        恒大等车企迎重大利好

        此次《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新能源 汽车 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也是先于其布局发展的车企潜力释放的大好机会。而在近几年中所有新入局的企业中,恒大可以说是准备的最为完善的。在《规划》鼓励的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充电桩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恒大 汽车 已经完成整体布局。

        其实细看恒大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从设计、生产、销售再到后期使用上的全产业链布局。首先,从2019年起,恒大便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与战略合作,先后掌握了整车研发制造、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最为核心的技术。

        与此同时,还与EDAG、AVL、FEV、MAGNA、IAV全球五大 汽车 工程技术龙头联手共同研发,除已经亮相的恒驰1-6共六款车型外,还有八款总计十四款的车型正在有序研发当中,并且在新能源车关键技术上,有着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除了在核心技术方面,在产品设计上,恒大 汽车 也力求“全球化”,已经亮相的恒驰6款车型,也都由国际顶尖大师进行设计。为了精益求精,也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颜值”的日益苛刻,恒大甄选了顶级设计大师的方案,层层筛选出30位大师的50个方案,15个设计方案。这当中不乏曾设计出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奥迪等畅销车款的大师。

        而为了保证产品生产的品质,恒大 汽车 在上海、广州的生产基地已全线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并且全面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据了解,两座生产基地均装配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全面达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而这甚至在许多传统车企中能够与之比肩者也为数不多。未来3-5年,恒大 汽车 基地年产能将达到100万辆。除此之外,恒大 汽车 还计划在瑞典等海外国家同样布局工业4.0生产基地,力求达到全面国际化。

        另外,在新能源 汽车 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上,恒大更是将原韩国SK电池研究院原院长李浚秀及其团队挖角,作为世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SK的技术毋庸置疑。根据规划,其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动力电池,将在明年下半年正式亮相。

        针对此后的车主用车上,恒大 汽车 也提前准备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用车痛点,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了“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并与碧桂园、万科和融创三家地产巨头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据恒大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和四大房企签约,国网恒大的智慧充电业务将迅速覆盖目前全国5468个社区、872万户、约3100万业主,从根本上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

        可以说,从入局开始,恒大的一系列动作均有着相当程度的前瞻性,也站在了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前端,在此次《规划》的发布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并且恒大 汽车 的动作,也引来了股市上最直接的反馈。 在刚刚过去的9月底,随着恒大拟登录科创板等消息的放出,4天内,恒大股价从低点13元涨至19.7元,大涨50%。有业内专家表示,恒大有可能凭借其全产业链的实力,复制特斯拉股价暴涨的神话。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参考下特斯拉的市值与产品等就能做出对比。截至10月10日,特斯拉市值已达3.14万亿港元,而恒大 汽车 的市值仅为1772亿港元,与前者相比仍处于估值洼地,想象空间巨大。未来随着恒驰量产上市,恒大 汽车 有望迅速抢占市场,向市值万亿的新能源 汽车 巨头冲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

       公开征求意见近一年时间,11月2日,关乎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站在新15年的起点上,本次发布的《规划》与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制定的产业发展背景已然不同,目前,在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面向未来15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本《规划》。

       《规划》的发布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截至11月3日11时,新能源汽车板块普涨,其中,派生科技、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0%。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股价涨幅较为明显,截至美东时间11月2日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涨幅8.96%,小鹏汽车股价涨幅6.91%,理想汽车股价涨幅13.44%。

       来源:富途牛牛理想汽车股价波动截图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定档“20%”

       此次《规划》的征求意见稿早在2019年12月就已发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改与编制,《规划》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发展趋势、总体部署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发展愿景等方面有一些修改,如发展愿景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此前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5%左右,近期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也提出,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要占汽车总销量的15%-25%,由此来看,此次《规划》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低于征求意见稿中的25%,取了中间值。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该市场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且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还有可能面临一定阻碍,如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他认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个目标比较务实。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4.56%,考虑到今年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等,乐观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95%。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目标被重视

       与此前《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的标准被提升到了《规划》的发展愿景中,即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同时,《规划》删除了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的目标。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规划》中的电耗目标给各类车型提供了发展空间,有利于车型多元化发展,如跑车、SUV等电耗相对高一些的车型,也能替代传统燃油车发展。

       充电中的保时捷Taycan

       据了解,平均电耗指的是平均电能消耗量,是按车型对应车辆数量加权计算得出的一组车辆平均电能消耗量。参考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车型主要参数,经盖世汽车梳理后发现,进入该《目录》的纯电动乘用车有20余款,有12款车型的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高于12千瓦时,如蔚来牌换电式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20.00千瓦时,ARCFOX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6.3千瓦时。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低于12千瓦时的车型几乎占到一半,如长城欧拉牌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0.30千瓦时,比亚迪牌某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1.40千瓦时。

       事实上,早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业内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指标就有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电耗不宜与油耗简单类比,设置电耗目标有可能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随着智能网联化不断发展,更多的传感器等智能化器件将增加耗电量,这也会导致电动汽车电耗增加。

       在此次《规划》中,盖世汽车发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愿景被相对弱化,相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规划》删除了“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而是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规划》将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目标去除,或与各方对智能网联的定义不明确有关,如果把L2级别的汽车也被定义为智能网联,那今年就有可能突破30%。他认为,高度自动驾驶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用化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律,所以《规划》还是以务实为首要出发点,修正了原先政策上的不足。

       充换电设施、氢燃料建设再被提及

       《规划》除了对未来15年发展愿景进行变动以外,还对充换电网络建设和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重点提及。在《规划》的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中提到,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其中,《规划》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对此,崔东树认为,《规划》对充换电设施的提出是在强化充换电服务,对充电和换电模式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慢充是未来发展方向,快充也要建立体系,换电模式有场景的特殊性,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了。”崔东树说。

       来源:蔚来汽车

       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健全氢燃料制储运、加注等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

       此外,还将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6个城市公布氢能发展规划与政策,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74座加氢站,在建32座,预计2020年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100座。

       结语: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规划》总体来看,未来15年部署的总体思路仍然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现有发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等。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明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组关键词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利好即将来袭!

       (文/张钰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家政策的指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个十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规划》还表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与此同时,《规划》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其中包括支持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车关键环节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进而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总的来说,《规划》的正式发布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网友表示:“希望能尽快完善充电配套设施,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日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关键技术和配套基建是重头戏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10月9日,为适应汽车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国务院院常务会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明确了将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会议强调了4大关键点。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从会议内容来看,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划》有略微变动。比如,会议第四关键点,“……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征求意见稿中则是“全部”,步调要求放缓也表明《规则》变得更加务实。

       在水滴汽车看来,《规划》目标明确且务实,对今后新能源发展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且此次《规划》中既有实际支持措施,又有可行制度保障。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众所周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中国近期宣布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要实现该目标,交通电动化将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距离很远,要买车用车但又不能增加排放,这时候电动车有了用武之地。”邹骥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产业等正走向世界前列,这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自2012年以来,中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汽车产业溢出效应明显,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已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对于当前的新能源车产业,政策的推动仍然非常重要。在9月29日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各方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在未来5-10年,政策扶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需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另外,《共识》还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变革,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依靠创新化危为机,构建更有竞争力、稳定可持续的全球汽车产业体系。所以《规划》也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规划》更加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发展力度,这一愿景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将推动车企加速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

       综合来看,《规划》落地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步伐。

       文/李丽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0到第一个100万辆的发展,政府补贴影响日渐退出,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能否在真正的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成为接下来国内新能源车企面临的考验。那么,接下来新能源发展该走向何方呢?10月9日,为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此次会议强调,要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

       从国家顶层设计战略高度倒推过来看,国务院在3月30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讲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柱型产业,更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此,《规划》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更加充分的竞争中真正激发产业活力。

       四大要求明确未来方向?关键技术仍是首位

       众所周知,我国汽车工业由于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处于核心技术空心化、人才储备匮乏等发展困境阶段。为摆脱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我国率先走上了汽车电气化转型道路,试图凭借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组组长王秉刚看来,在过去十余年的政策导向下,我国纯电动汽车在产业规模上以绝对优势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并拉动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初步建成。但从技术水平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在“第二梯队”。

       为此,最新出台的《规划》就明确提出将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步伐,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归纳起来看,关键技术攻关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此次《规划》当中最重要的两大方面。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组组长王秉刚

       王秉刚表示,以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动力电池为例,未来的动力电池将不再单一地以高能量密度为引导,而将转为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兼顾性能、成本与寿命等指标。在这一方面,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电驱动系统也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而我国企业目前在该领域的机电耦合系统技术方面则处于落后地位。王秉刚指出,要吸取内燃机产业的教训,重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与主控芯片(MCU)及软件架构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在这一点上,无疑是与此次《规划》要求中的第一条是相一致的。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李万里

       不过,正可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李万里看来,汽车产业如今已开始尝试打通原始创新到原理实现,再到工业化实现和市场推广的创新链条,全行业已经抓住了科技创新的根本。同时,他建议,“当前要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核心任务是确保安全,即确保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我国一定要实现国家全面开放与自主可控完整高度融合的伟大实践”。

       配套基建尚处起步?将成财政支持重点

       至于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77.0万辆,全国充电桩保有量则为138.2万个,车桩比从2016年的4.6:1下降至3.5:1。

       虽然车桩比具有明显降低,但相较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此前规划的车桩比近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业内分析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此前的产业规划中,“财政支持”的说法并未提及,而此次《规划》则明确提出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业内预测,未来充电技术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充电站将有可能向大功率充储一体模式发展,大功率快速充电站将会普及。同时,无线充电、充电道路等新型充电模式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再加上此次《规划》明确提出的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对产业发展壮大的持续赋能,其作为行业内的顶层设计文件,对拉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发展无疑起到关键指导和促进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迎新”,专家解读变与不变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特斯拉的性价比车型Model 3的刹车系统频繁出问题,给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未来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多元化发展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蔚来”、“小鹏”、“理想”将在不同领域占有市场,而我国本土的传统车企也将顺应汽车发展的趋势,逐渐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同时,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电子化程度更高,为我国汽车自动驾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31.1万辆,根据往年数据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汽车销量将以每年6%的增速进行增长,到2026年我国汽车新车销售量约为359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按2025年的20%来推算,约能达到718万辆左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获通过丨这些变化值得注意

       在征求意见稿发布近一年后,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宣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面对新15年的宏伟蓝图,新能源汽车股也迎来集体上涨,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股价集体飘红。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盘前也迎集体上涨。其中,小鹏汽车涨超4%,蔚来和理想汽车涨超3%。

       众所周知,尽管连续两年产销突破百万关口,但随着补贴的退坡,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进入2020年,受春节效应及疫情因素的影响,下滑趋势仍未得到缓解。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仍下降18.7%和17.7%。

       如今,《规划》落地,直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为行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指出,《规划》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明确了未来15年产业发展的方向,强调了产业发展的融合趋势,有利于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20%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标,《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相比《征求意见稿》,上述目标下调了5个百分点。

       此外,《规划》还取消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占比30%目标设置,以及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也从100%变更为不低于80%。

       对此,王秉刚表示,指标的调整更加实事求是,符合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对总体销量占比的调整,比较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此外,他指出,智能网联已成大势所趋,但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标准化定义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进行销量上的考量。

       与此同时,中汽数据公司数据也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4.56%,考虑到国家及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95%。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20%左右的目标相较征求意见稿更为稳健,尤其是在去年7月后的市场低迷期,对未来目标需要更稳健的考虑。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除在具体目标上进行调整外,《规划》还强调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等。

       此外,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

       对此,崔东树认为,《规划》对充换电设施的提出是在强化充换电服务,对充电和换电模式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使用率平均水平低于10%,布局不合理、信息难共享是主要原因,许多电动汽车车主要面临下载多个App的问题。此次,《规划》明确了充电桩建设,业内普遍认为将为充电桩行业带来实质利好。

       赛迪顾问分析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而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行列,预计将激发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此外,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6个城市公布氢能发展规划与政策,预计2020年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100座。

       汽车新四化“取消”共享化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值得关注的是,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划》删除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中的“共享化”,新车“新四化”也变更为“新三化”。

       对此,崔东树表示,此次删除共享化的意义很大。他指出,“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目前共享自行车都不能满足真正的实时出行需求,潮汐现象导致地体站共享单车一边泛滥堆积,一面是小区找不到。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不可能通过共享取车实现。因此删除共享化很正确。”

       此外,《规划》另一大任务是,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和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围绕车用操作系统,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开发与应用生态。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

       总的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而自2012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规划》的发布也为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阐明发展方向,不仅对产业目标提出了更加务实的要求,而且更是从供应链、积分政策、基础建设、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指导意见。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规划》提出的市场主导、协调推进,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关注技术创新和突破,有望推进新能源汽车进入“新阶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了快充的重要地位;在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方面,稍微放缓了节奏。

       文丨彭苏平

       历时一年半有余,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终于获得通过。

       据中国政府网信息,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会议指出,“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

       同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发稿,终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文件尚未公开。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总体方向并未有显著变化。

       例如,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便已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

       不过,在部署实施的细则方面,仍能看出一些调整。智库君初步对比,较为明显的有两处: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了快充的重要地位;二是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方面,稍微放缓了重点区域新增公共领域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节奏。

       具体来看。10月9日的国常会指出,为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四个“要”,分别是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这四项内容在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均有提及,除了第三项的“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一句带过之外,另外三项中,会议内容的表述与此前的意见稿相比都有微调或调整。

       其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只有用词的微调。会议提出,要“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而在此前的意见稿中,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便是核心章节,该章节提及了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发展,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

       上述章节还提及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其中,加快车载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产业链发展均是单独拎出来的“关键系统”。

       而在电动化与其他技术融合发展方面,征求意见稿也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章节中提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新一代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该章节的第四小节也提到“加强标准对接与数据共享”。

       在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调整显著,一方面提升了快充这种充电方式的地位,另一方面在规划中明确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财政支持。

       会议提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这里的显著调整是快充这一充电方式的地位。此前意见稿在此处的相关表述是,“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至于换电,仍是“鼓励开展”。

       快充这一充电路径得到的业内关注在增加。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曾表示,“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严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桩,蔚来自建换电站和充电体系对销售的促进……”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没搞明白特斯拉是怎么在中国市场上赢的,国内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智能、性价比三个方面都超过了特斯拉,但仍然无法改变特斯拉一骑绝尘的情况,“因为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所以反而被忽视。”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官方在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将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尽管这个方向已经在补贴政策等文件中有所表示,但此前的产业规划并未提及。

       最后,在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方面,方向不变,细节调整。会议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而在此前的意见稿中,同样时间限制、同样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比例是100%。由此可见,终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步调上更加务实了。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是行业内的顶层设计文件。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及后续围绕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9年2月初,下一阶段的新规划启动制定。启动制定以来,文件进行了多轮修改,先后向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去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最新产业规划进入收尾阶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